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学科建设)

1、中低水平放射性废液处理

以节能降耗和废物小量化为原则,提出以CEDI为精处理的全膜法工艺,能耗远远低于单纯的蒸发浓缩法;设备运行时可实现树脂的连续在线再生,理论上不会产生放射性废树脂,较大程度降低核设施放射性废物产生量;用新型选择性弱解离性聚合物部分替代CEDI膜堆的阴性填充材料,在不改变设备结构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设备的处理效率,实现对放射性核素的高选择性高效去除。以CEDI为精处理的全膜法工艺中,关键技术包括CEDI精处理关键技术、膜堆填料填充技术、RO膜堵塞防治与清洗技术、膜集成工艺优化技术。通过人机交互系统,远程调整工艺参数,变更运行模式。以CEDI为精处理的全膜法低放废液处理成套技术,可用于处理我国核设施退役以及核电站产生的低放废液,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核技术在环境治理中应用:

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被国际原子能机构列为21世纪原子能应用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污染物的辐射处理是利用γ射线(主要是60Co)或高能电子束(各种电子加速器)对环境污染物进行辐照,辐照时体系会产生物理化学效应(如胶体的变性作用)、化学效应(如污染物的辐射化学分解作用或氧化作用)及生物学效应(如杀菌消毒作用)等。使用γ射线及高能电子束对环境污染物进行处理时,不仅由于高能射线与污染物直接作用,引起它们的分解和改性,而且高能射线与介质(水和空气)发生作用,产生一系列的自由基(游离基)、离子、水合电子及离子基等,这些粒子具有相当高的化学反应活性,能与污染物发生较强的作用,从而使污染物发生降解作用。与其他方法相比,辐射技术有其特殊的优势,例如,可以处理众多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污染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安全可靠;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固体颗粒,杀死其中的病菌和病毒,这是一般消毒方法难以做到的。此外,当电离辐射与氧、臭氧、氯或加热同时使用时,会产生“协同”效应,其效果远非简单的相加。目前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氯代有机污染物的辐射脱氯特性及机理研究;芳香族污染物的辐射降解特性及机理研究;有毒工业废水的辐射预处理装置及技术研究;水与废水的辐射消毒研究;剩余污泥的辐射处理;环境材料的辐射合成及改性。

3、中低放有机废物

如何有效处理处置放射性废树脂以及废有机溶剂,减少需要储存和处置的废物量,限制放射性污染物产生和扩散,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和放射性废物管理的总成本,是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室针对放射性废树脂和有机精馏残液的安全处理与处置要求,自主研究开发湿法催化氧化技术,该工艺系低温常压操作,运行费用低,可以有效降低放射性废物的体积。

4、放射性废物固化技术:自主研发了水泥固化配方,针对含硼放射性废树脂水泥高效固化工艺开展研究,对核电站水泥固化系统配方进行优化改进。

5、核空气净化:

高温气冷堆示范核电站负压通风系统的设计及相关专题研究;核电站负压通风系统净化小室现场检测技术及装备的研究;核级高效过滤器的研制及性能检测研究;核级除碘器及活性炭的研制及性能检测研究。

6、环境生物技术:

现代环境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科学紧密结合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一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俱佳的、解决复杂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当代环境科学研究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目前开展的研究领域包括:工业废水中高毒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强化去除技术及机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特性及机理;废水生物脱氮新技术及机理。

7、再生水人工地下水回灌技术:

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组合式强化井灌技术,降低了回灌系统对土地条件的依赖性,提高了回灌水的水质,避免了对地下水造成新的污染,适合于我国紧张的土地资源状况及经济水平。组织完成示范工程一处,经再生水补给后的地下水水质达到III类地下水水质标准。获得了欧盟第六框架、科技部863目标导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荷兰、瑞士、西班牙、丹麦、以色列等国家单位进行了国际合作与交流。

8、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污染环境的生物治理

重金属和/或放射性核素污染是当前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利用细菌、真菌、藻类等生物体和/或其成分可以特异性地转化、吸附水体中的金属离子,再经固液分离达到水体净化目的。目前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生物吸附特性及机理;高效生物吸附剂的准备及性能表征。

9、民用空气净化

新型模块式室内空气净化器的研制及性能检测研究;汽车轿厢内空气净化器的研制及性能检测研究;柴油车尾气净化器的研制;汽车冷启动时尾气中碳氢污染物吸附净化的研究;燃气灶具高效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系列化高效过滤产品(高效过滤材料、高效口罩、高效过滤器及其现场检测)效率检测装备的研制以及新型检测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