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研究员

电子邮箱:xwluo@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

博士 200501 清华大学 核研院

学士 199907 西安交通大学 能源与动力学院

工作履历

200501-200812 清华大学核研院104室 助理研究员

200901-201812 清华大学核研院104室 副研究员

201901-至今 清华大学核研院104室 研究员

研究领域

蒸汽发生器结构设计、高温合金材料研发、颗粒动力学、石墨材料

承担重大任务

承担国家重大专项20W千瓦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HTR-PM)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工作,设计并参与制造了全球首台换热功率为253MW的组件式螺旋管蒸汽发生器,为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承担了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项目(HTR-PM600)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工作,对蒸汽发生器的结构进行了多项的优化改进,大幅地缩减了蒸汽发生器的制造周期和制造成本,为高温气冷堆的商业化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正在开展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固化工作,为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商业化建造铺平道路。

学术成果

目前,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获重要奖项 6项。获得国际、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获奖情况:

1. 项目名称 200MW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奖种类别:河北省科学技术奖 奖励等级 二等,获奖时间:2024年6月19日;

2. 项目名称 600MW高温气冷堆主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奖种类别: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奖励等级 特等奖 获奖时间 2023年11月;

3. 项目名称 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奖种类别: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奖励等级 一等奖,获奖时间 2022年11月29日;

4. 项目名称 高温气冷堆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及其工程验证试验 奖种类别:中国核学会核科技成果奖,获奖时间:2021年10月18日;

5. 项目名称:高温气冷堆石墨粉尘颗粒演化机理研究 奖种类别: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奖 奖励等级 二等,奖励时间 2020年10月;

6. 项目名称: 先进核能系统关键管材与核心部件研制及产业化 奖种类别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奖励等级 一等,奖励时间 2020年3月4日。

代表论文:

7. A Circular Total Focusing Method with Eccentricity Correction and Intensity Compensation for Endoscopic Ultrasound Imaging of Dual-layered Media, Ze Xi, Xiaowei Luo, Yahui Peng, Xiangang Wang, 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 2023.

8.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Hot Helium Flow Homogenizer on Inter-Unit Flow Rate Uniformity of HTGR Once Through Steam Generator, Haiqi Qin, Xiaowei Luo, Xiaowei Li, and Xinxin Wu,Frontiers in Energy Reserch 2022.925380.

9.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Independent Dual Focusing Transducer for Internal Inspection of Tubes, Ze Xi, Xiaowei Luo, Yahui Peng, Xiangang Wang,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 2021, Vol. 68, No. 6:2227-2237.  

10. Nuclear graphite wear properties and estimation of graphite dust production in HTR-10. Xiaowei Luo,Xiaoxin Wang,Li Shi,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315(2017) 3541.

11. Analysis of graphite gasification by water vapor at different conversions, Luo Xiaowei, Yu Xiaoyu, Yu Suyuan, RobinJean-Charles,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73 (2014) 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