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完成的 “ASSF(先进固态发酵)法生产甜高粱杆乙醇技术”通过了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会由校科研院成果办王燕主任主持,来自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上海生物技术中心、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4位院士和5位专家组成了鉴定委员会。核研院副院长王建龙出席了鉴定会。
“ASSF法生产甜高粱杆乙醇技术”课题获得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课题、地方科技计划以及企业的资助,通过创新研究和技术改进攻克了甜高粱秆乙醇规模化生产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该课题组在李十中教授的带领下,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筛选出了高效、稳定的发酵菌种,建立了菌种活化、原料预处理、发酵生产、产物提取等一整套生产流程,在中试基础上初步开发了集成工厂设计、设备设计、选型、操作及控制参数的生产技术,提高了甜高粱秸秆的利用效率,对甜高粱秆燃料乙醇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在研发的燃料乙醇生产工艺中,考虑了副产物作为饲料、有机肥、沼气等综合利用,提出了农工结合的新型产业模式。
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在固态发酵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解决了甜高粱秸秆固态发酵规模化生产燃料乙醇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的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课题组通过创新研究和技术改进攻克了甜高粱秆乙醇规模化生产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成功运行了日产1.5吨乙醇的中试装置,日产8吨乙醇的示范装置已安装完毕,将于今年今年12月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车运行。ASSF技术将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提供技术支撑。
执笔:王莉 供稿:801室 审核:王建龙